【IPO价值观】背靠东风系客户群 东实股份面临业绩持续下行压力
2.【IPO一线】宁波华瓷创业板IPO获受理 募资3.2亿元投建5G通信设施等项目
3.【IPO一线】联纲光电创业板IPO获受理 募资5.4亿元投建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
5.直击股东大会|业绩下滑、库存高企,汇顶科技加大汽车领域投入能否重回市值巅峰?
集微网消息,根据中汽协数据,我国汽车销量已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但在2017年突破2900万辆后,经历了2018年-2020年的3年下行周期,近两年销量虽然有所恢复,但仍较2017年前后有很大的差距,导致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一度出现增长停滞现象。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同时布局商用车和乘用车零部件市场的东实汽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实股份”),在行业下行大趋势下,近年来业绩受到某些特定的程度影响,2020年-2022年产销量波动下行引发营收连续下降,同时面临采购成本上升、合营联营企业存在不确定性等重大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实股份能否成功闯关深交所主板IPO受到了市场广泛关注。
多年来,东实股份“商乘并举”,围绕汽车车身、底盘、动力等三大系统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产业链较为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并顺应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在动力电池模组、驱动电机等领域积极布局。截至目前,东实股份可供应汽车零部件产品达上万种,其中车身结构件、贮气系统总成、保险杠总成、踏板总成、动力总成悬置等产品行业领先。
IPO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下称“报告期”),东实股份实现盈利收入41.8亿元、39.64亿元、32.5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71%,为能够比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营收持续下滑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报告期内,英利汽车营收复合年增速为0.74%,华达科技为11.75%,联明股份为16.27%,常青股份为17.35%,长华集团为12.34%,无锡振华为11.03%,均呈增长趋势。
伴随着营收下滑,东实股份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呈波动下滑趋势,报告期内分别为2.64亿元、2.91亿元、2.17亿元,不过相比可比公司,其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小,报告期内复合年增速为-9.23%,高于英利汽车、长华集团和无锡振华,但低于华达科技、联明股份及常青股份。
导致东实股份报告期内业绩下滑的因素较多,其中受大环境影响较大。商用车零部件销售是东实股份重要业务构成,报告期各期,商用车零部件业务占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是79.01%、72.23%和45.04%。
受国六标准实施、治超加严以及基建投资等因素拉动影响,2020年我国商用车市场需求提前透支,导致2021年下半年商用车销量出现下滑,当年销量为479.33万辆,同比下降6.62%。2022年,受经济放缓、商用车国五国六标准切换,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导致该年度商用车销量再同比下降31.87%至318.45万辆。
东实股份主要客户中,东风集团是其第一大客户,也是我国商用车市占率排名前二的企业(仅次于北汽福田),受大环境影响,东风集团在报告期内出现销量持续下滑情况,总销量分别为286.83万辆、277.51万辆、246.45万辆,其中商用车销量分别为55.48万辆、52.26万辆、31.13万辆,导致东风集团对东实股份的采购额持续下降,已从2020年的26.94亿元下降至2022年的15.17亿元,降幅达43.69%,对东实股份的营收贡献比重也从2020年的65.24%下降至2022年的47.14%。
受下游客户采购额下降影响,报告期内东实股份的产品销量也呈迅速下降趋势,其中车身系统销量已从2020年的7353.15万件下降至2022年的6083.67万件;底盘系统从2020年的5729.03万件下降至2022年的2560.24万件;动力系统从2020年的6442.34万件下降至2022年的5232.42万件。
另外,主要原材料采购成本持续上涨,也对东实股份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东实股份所需原材料主要为外购零部件、钢材、铝镁合金及橡塑材料等,其中钢材是其第二大采购原材料,报告期内采购比重分别为26.7%、36.22%、43.32%,呈快速增长趋势;采购单价也快速上涨,报告期内分别为5634.48元/吨、6856.78元/吨、7475.52元/吨,是造成钢材采购比重持续上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特别是2022年,随着乘用车业务快速扩张,年度热成型钢采购金额占钢材总比例由15.55%上升至30.87%,而热成型钢单价较高,进一步拉高了东实股份2022年钢材采购均价。
如上文所述,报告期内,受大环境及第一大客户东风集团汽车销量下滑影响,东实股份的经营业绩已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业绩持续下行。事实上,作为从东风公司剥离出来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东实股份的发展历史与东风系企业密切相关。
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高度依赖头部大客户的特性,如英利汽车主要依赖于一汽集团,无锡振华背后是上汽集团,常青股份与江淮汽车关系紧密,联明股份也有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支持,华达科技与长华集团则高度依赖东风本田。
但与可比公司相比,东实股份对大客户的依赖已不局限于东风集团,报告期内,其前五大客户包括:东风汽车集团、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合资公司)、东风康明斯排放处理系统有限公司(东实股份持股50%)、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持股50%)、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持股50%)、优尼冲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东风(武汉)实业合资设立东风尤尼等公司),均是东风系关联公司。
而可比公司的客户群更为多样化,如常青股份,其前五大客户中,除了江淮汽车,还包括奇瑞集团、合众新能源、比亚迪、振宜汽车等公司;华达科技除了供应东风本田,也向一汽大众、广汽集团等汽车集团供货。
报告期各期,东实股份对隶属于东风系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占比分别是83.32%、79.2%和69.18%,整体高于同业可比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依赖度。事实上,东实股份对东风系关联公司的具体营收比重,以及对长城汽车、陕西重汽、比亚迪等非东风系汽车集团的营收比重仍有待其进一步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东风系整车企业支持,东实股份在实际经营中,还与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组建了多个合营联营企业,并已成为东实股份的重要营收来源。
据披露,自2004年以来,东实股份先后与韩国三立、美国李尔公司、美国康明斯公司、德国采埃孚公司、韩国大宇电子、日本优尼公司等外资企业成立东风三立、东风李尔、东风康明斯排放、东风采埃孚、苏州爱和特、东风优尼等合资公司;同时与天津力神、上海电驱动、溢滔钱潮、上海沿浦等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合资成立力神动力、大洋电驱动、广东溢滔、东风沿浦等合资公司。
据介绍,东实股份目前拥有各类参股公司22家。其中,东实股份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收益70%以上主要来自于东风李尔、东风康明斯排放2家合营企业。
近年来,受东风康明斯排放、东风采埃孚等合营联营公司业绩下滑影响,东实股份业绩受到明显影响。报告期各期,东实股份通过合营联营公司实现的投资收益分别为1.8亿元、1.4亿元和9505.96万元,占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68.1%、47.85%和43.73%,呈快速下滑趋势。
另外,东实股份对合营联营公司的股权一般为50%,不具有绝对控制权,对公司经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如对东风李尔,2020年东实股份仍对其实现2779.3万元的产品营销售卖,但2021年起,东风李尔选择与同时具有乘用车和商用车座椅骨架生产能力的供应商合作,导致双方合作解除,至2022年,双方关联交易额已归零。
2.【IPO一线】宁波华瓷创业板IPO获受理 募资3.2亿元投建5G通信设施等项目
集微网消息 6月28日,深交所正式受理了宁波华瓷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波华瓷)创业板上市申请。
宁波华瓷主营业务为移动通信基站射频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可大致分为双工器、合路器等,主要使用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射频信号滤波系统。
2020-2022年(简称:报告期内),宁波华瓷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3亿元、3亿元、6.02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5876.37万元、2890.84万元、7749.42万元。
宁波华瓷产品有双工器和合路器等基站射频器件,均采用金属腔体技术,原材料、生产的基本工艺相同,通过差异化的结构设计和器件选型,实现不同的射频功能。
报告期内,双工器收入占同期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占比分别是 91.93%、83.53%和 80.30%,是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主要部分。随着通信技术发展,基站天线通道数增长,基站射频设备的集成度要求也持续提高,双工器同时具有收发相同频段信号的功能,能够替代多个滤波器,能够完全满足基站集成度的要求,慢慢的变成了基站射频器件的主力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双工器的出售的收益占比平均为 85.26%,其收入规模的变化直接影响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变动。
而合路器收入分别是 2,641.46 万元、4,922.11 万元和 11,769.96万元,其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为 111.09%,较快的收入增速带动合路器收入占比从2020 年度的 8.07%提高到 2022 年度的 19.70%。电信运营商普遍同时使用多个通信频段进行信号传输,低频段解决信号覆盖问题,高频段满足大数据流量的需求。
宁波华瓷指出,合路器能够将不同频段信号耦合为一路信号,实现复用基站天线,降低建站成本的目标。报告期内,合路器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带动公司合路器产品的出售的收益呈现迅速增加的态势。
关于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呈现先降后增的态势,宁波华瓷称主要因为下游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和应用通信频段变化影响所致。
其进一步表示,2020-2021 年度公司产品主要用于 4G 网络,但随着国内移动网络建设的重点转移到 5G 网络,2021 年度 4G 基站建设速度明显放缓,使得当年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同比有所下降。2021 年下半年起,700MHz 等低频段 5G 网络在国内开始建设,下游通信主设备商在综合分析了介质、金属腔体等不同种类的射频器件,并结合两类器件的实际使用情况后,纷纷采用金属腔体射频器件方案满足低频段5G 网络建设需求,使得对该类产品的需求量快速增长。
而公司凭借在该领域丰富的技术储备、研发设计经验,迅速研发设计了多款器件,取得了 A 公司、大唐等企业的认可,赢得了大量 5G 基站射频器件订单,从而拉动 2022 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了 99.94%。
招股书显示,宁波华瓷此次IPO拟募资3.2亿元,投建于华瓷5G通信设备生产与研发基地,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宁波华瓷指出,两个募投项目均围绕公司主营业务进行,是公司现有业务的延展和升级。通信设备生产与研发基地项目一方面是在公司现有产品、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公司在高性能射频器件设计和性能实现等方面的技术、工艺优势,购买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缓解产能瓶颈;另一方面将对于巩固公司现有技术优势、进一步发挥公司研发部门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可以满足公司 5G 通信设备生产与研发基地项目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需求,减轻公司资金压力,为公司经营扩张奠定良好基础。
自 2019 年我国 5G 正式商用开始,我国相关基础建设便进入了 5G 周期。未来,随着我国 5G 通信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应用场景的持续丰富,5G 基础建设仍需进一步增加,以满足各类新型需求的出现。预计未来国内 5G 相关产业市场将持续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从通信产业的阶段看,我国目前处于移动通信换代转型的周期中,5G 相关产业成长性较好,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伴随着 5G 相关配套应用的出现以及基础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我国通信相关产业市场仍具有广阔的前景。
宁波华瓷称,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35.13%,目前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已基本处于满负荷,持续稳步增长的市场需求与公司现有土地、设备和人员等生产资源瓶颈形成了矛盾。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上述问题,项目的确定依据充分有效。
关于总体发展战略,宁波华瓷表示,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致力于通信射频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产品设计经验积累,始终与全球领先的通信主设备商密切合作,立志成为全球通信产业链的核心供应商之一。
3.【IPO一线】联纲光电创业板IPO获受理 募资5.4亿元投建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
集微网消息 6月28日,深交所正式受理了联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纲光电)创业板上市申请。
联纲光电以光电信号传输技术为核心,主要从事信号传输连接产品、电声产品及3C 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为全球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及专用设备品牌提供定制化的音视频信号、数据传输解决方案,系业内领先的兼具产品定制开发和跨领域应用能力的厂商。
在光通讯领域,联纲光电与全球知名的消费电子品牌三星电子定制开发的 OCM系列接口 4K/8K AOC、定制化 CWDM(Filter)AOC 引领了光通讯产品在消费电子,尤其是超高清显示领域的广泛应用,系三星电子高端显示产品多信号集成连接线的核心供应商,并获得了海信、创维等国内超高清显示领域头部企业的开发机会和产品认证,成功达成战略合作。
伴随数字传输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公司积极探求新发展方向,并成功在 VR 领域获得了 PICO(字节跳动旗下VR 品牌)的开发机会和产品认证,成为其指定配件供应商。同时,公司所生产的光跳线产品成功与全球服务器龙头企业惠普集团在数据中心服务器领域达成了战略合作。
在电声领域,由公司主导开发并生产的高可靠性电声配件系 GN(Jabra)、BOSE、SENA、POLY、拜亚动力、铁三角、森海塞尔等全球知名的电声领域龙头品牌指定的声学整机核心配件。
除此之外,联纲光电在智能无人机、3C 配套、锂电池等领域与业内知名品牌大疆创新、绿联科技、HAMA、ELECOM、珠海冠宇等开展了深入合作,在细分领域不断拓展产品应用,持续为全球知名消费电子品牌赋能。
2020-2022年(简称:报告期内),联纲光电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67,753.52 万元、83,760.10 万元和 86,820.18万元,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公司主营业务为光通讯产品、电声配件及成品、消费类电子配套产品和显示器类配件等。
分业务来看,公司光通讯产品主要为 AOC 和光跳线,应用于高端电视机、AR/VR 智能穿
戴、服务器、数据中心等。2022 年度,光通讯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下降 8.64%,主要系三星电子在 2021 年度采购量较高。
而公司电声配件及成品主要为电声连接配线和耳机成品,大多数都用在音频信号的传输及接收。报告期内,公司电声配件及成品收入持续上升,增长较为稳定。公司消费类电子配套产品主要为数据线、充电适配器等,用于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充电、数据传输及接口拓展。受消费电子市场整体需求下降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22 年度消费类电子配套产品收入较上年下降 12.67%。
另外,联纲光电显示器类配件主要为 HDMI 视频连接线,用于视频信号的传输及接收。报告期内,公司显示器类配件收入持续上升,增长较为稳定。
招股书显示,联纲光电此次IPO拟募资5.4亿元,投建于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联纲光电指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对公司未来经营战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利于公司扩大各类现有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抢占市场份额,提高各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公司在专注于电声配件产业链业务环节的同时,适当向声学整机代工业务延伸布局,将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
“十四五”规划强调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如今,信息技术正在与各传统产业加速发展融合,例如,低分辨率电视运用有源光缆传输信号实现 4K/8K 画质突破,传统商务通讯模式借助话务耳机、会议系统、云计算等软硬件技术集成进一步向统一通信模式过渡;HDMI 2.1、USB 4.0 等通信协议的持续升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促进了传统产业向数字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
联纲光电称,公司本次的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应用于布局光电信号传输技术相关产品的先进产能,一方面增加现有各类产品的生产规模,一方面向声学整机代工环节延伸,保障公司紧跟光通讯领域及电声产业链发展趋势,助力公司掌握光电信号传输领域前沿技术的变革和深入发展,为客户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连接产品和电声产品。
此外,公司本次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系为了更好应对光电信号传输技术及其应用领域产品工艺的更新趋势,通过增加先进研发设备及检测设备的投入,吸纳高端研发人才,进一步提高公司科研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确保单位现在有产品保持先进性,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打下更坚实的技术基础。
关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联纲光电表示,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和技术创新为导向,以服务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发展的策略。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竞争加剧,公司客户对供应链全球化布局的需求逐渐上升,公司将以中国大陆为研发制造中心,进一步向欧美及东南亚地区扩展,满足客户一站式服务采购需求。同时,公司将不断自研和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优秀研发管理人才,持续对现有生产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全流程运作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进一步提升公司柔性生产、智能制造和综合服务能力,以赢得客户长期信赖作为公司的不懈追求,以为公司,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为公司始终追求的目标。
集微网消息,6月29日,苏州锦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128,证券简称:锦富技术)召开2022年度股东大会,就《关于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公司董事会2022年度工作报告的议案》《关于公司监事会2022年度工作报告的议案》等进行审议和投票。爱集微作为其机构股东参加此次股东大会,并与锦富技术董事长顾清、董秘张锐就“定增项目”“气凝胶材料前景”等问题作沟通交流。
2022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锦富技术营业总收入14.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26亿元,比去年同期减亏34.73%。顾清对此表示,公司经营秉持“加法”“减法”并举,积极地进行业务调整,服务地方新兴产业发展。
1998年,锦富技术创立,目前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新能源、智能制造、电力配套服务等领域,主导产品为液晶显示模组(LCM和BLU)及整机、光电显示薄膜及精密功能器件、检测治具及自动化设备、精密模切设备、专业技术服务等。
2022年,收购神洁环保控制权,部分电力环保服务业务得到拓展。张锐表示,去年神洁环保的经营情况还可以,但公司也注意到双方业务整合及管理融合程度不及预期的情况,未来要视具体情况作协同。年报显示,2022年5-12月,神洁环保营业收入2.60亿元;营业利润0.41亿元。
此外,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衬托得电池技术格外重要。过去数年内,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使得新能源汽车跑得更快、更远,价格也更趋亲民。4月19日,宁德时代在2023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发布新一代前沿电池技术“凝聚态电池”。据介绍,该款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500Wh/kg,可实现电池高比能与高安全,并可快速实现量产。
虽然锦富技术回应“暂未参与向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池供货”,但这则消息也令其迅速被凝视、关注,主因是其子公司厦门力富所对应的气凝胶材料加工业务的发展,并成为宁德时代气凝胶隔热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在2022年获得大批量采购订单。
5月,锦富技术与投资者互动时称:“厦门力富依托其拥有的多项气凝胶封包专利技术以及多年沉淀的模切工艺......将气凝胶原材料加工成应用于动力电池的不掉粉、精度高的气凝胶隔热产品,在气凝胶隔热产品的加工工艺方面具备领先优势。”
据悉,早在2017年锦富技术就对气凝胶技术进行研发,2022年开始放量。就气凝胶前景,顾清认为后续还将有迭代发展。此外,锦富技术认为,新能源领域快速发展将对公司相关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石墨烯在消费电子、柔性显示、散热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被业界称为“材料之王”。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石墨烯行业发展。2015年11月,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出台《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计划在2020年形成完善的石墨烯产业体系;2021年3月,工信部发布《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指出开展石墨烯等新材料和关键材料的标准制定。
锦富技术较早涉足石墨烯材料研究,并将研究方向锁定在石墨烯散热膜领域,其“高性能石墨烯散热膜”研发项目已完成中试,拥有规模生产的条件,所产产品具有机械性能好、导热系数高,质量轻、柔韧性好等特点。
就石墨烯材料竞争激烈的话题,顾清坦率地谈了自己的看法:“目前大家都在同一维度竞争,这样不好。应该深化产业,向上游延伸,比如布局石墨烯矿及氧化石墨烯预制环节,多链条、多维度地竞争,把价格打下来。”
2022年10月10日,锦富技术公告称,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3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将全部投资高性能石墨烯散热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高性能石墨烯散热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由锦富技术控股子公司泰兴挚富在江苏泰兴实施,建设期24个月,总投资5.87亿元。项目主要包括石墨烯散热膜等生产线的建设,建成达产后将每年新增石墨烯散热膜产能400万平方米。
2023年2月13日,锦富技术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苏州锦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就定增项目情况,顾清表达了看法:“该项目计划之初主要面向消费电子市场,但2-3年内市场应该都是下行周期,看不到抬头趋势;今后或将锁定新能源市场,譬如上汽已经使用石墨烯来替代传统的导热材料,用在座椅加热等方面,我们认为这是未来。”
张锐随后补充,定增项目的投入不会盲目进行,会视市场情况逐步落实。(校对/刘沁宇)
直击股东大会|业绩下滑、库存高企,汇顶科技加大汽车领域投入能否重回市值巅峰?
集微网消息,截至6月29日收盘,“指纹芯片一哥”汇顶科技股价收报45.88元/股,与昔日的巅峰386.53元/股渐行渐远。
这主要与汇顶科技的业绩表现有关。2022年度的业绩表现或将成为汇顶科技上市以来交出的最差成绩单。自2019年问鼎以来,汇顶科技走在下坡路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管汇顶科技芯片价格一再降价,却并不能顺利“促销”,其芯片库存在2022年达到3.21亿颗。在消费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汇顶科技重整旗鼓,多元化布局谋求新的业绩增长点。汇顶如今的库存去化情况如何?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布局?
带着这些问题,爱集微作为汇顶科技的机构股东参与了汇顶科技6月29日召开的2022年度股东大会,就《2022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2022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关于2022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的预案》等多项相关议案进行了审议;并在本次年度股东大会结束后,与汇顶科技董事长张帆、财务总监郭峰伟等高层就公司发展情况进行了交流。
据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汇顶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3.84亿元,同比下降40.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7.48亿元,同比下降186.94%。
汇顶的营收和利润持续下滑主要是受到手机市场萎靡、指纹识别IC产品市场遇阻有关。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不足12亿部,全球年出货量下降12%。今年一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仍不理想,出货量同比下滑13%,降至2.698亿部。
受需求下滑影响,汇顶科技核心产品指纹识别芯片收入15.88亿元,同比下降55.43%;触控芯片收入9.04亿元,同比下降20.29%;其他芯片收入8.19亿元,同比下降10.12%。
在对2022年经营业绩总结中,张帆指出,汇顶科技的核心业务指纹芯片高度依赖智能手机业务,但近年来消费电子需求低迷,市场及客户的整体需求逐步减少,导致了业绩下滑;另外,指纹芯片技术发展成熟,市场竞争激烈,厂商之间价格战,也影响了汇顶科技毛利率,从而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根据年报披露的产销量数据来看,汇顶科技2022年集成电路芯片生产量、销售量分别为9.29亿颗、7.5亿颗,同比下降31.68%、42.59%;销量下滑也导致库存量增加,其库存量为3.21亿颗,同比增长111.45%。
郭峰伟指出,“去年整个半导体的库存水平都比较高,我们的毛库存在22亿元左右,正常的库存水平大概在10亿元。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我们就开始去库存,今年一季度库存消耗3.2亿元,预计二季度会再下降4个亿,到三季度末我们整个库存会回到相对合适的水平。”
为了应对业绩下滑,汇顶科技方面也在“节流”方面做了调整。张帆表示:“我们梳理了投资项目,缩减不赚钱的项目,在此前海外投资项目的经验上,对项目风险做更进一步的评估,保证我们的项目扩张更稳健。”
张帆提及的海外投资项目,根据此前公告披露来看,主要有:2018年收购半导体蜂窝IP提供商CommSoild,进军NB-IoT领域;2020年2月,斥资1.65亿美元收购NXP(恩智浦半导体)旗下的语音及音频业务,布局音频市场;8月,汇顶科技以3950万欧元收购德国Dream Chip Technologies GmbH公司,据其表示将整合DCT在自动驾驶系统领域的技术能力。
海外投资拓展,是汇顶多元化布局的其中一步。在公司主业失速、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多点开花”的打法也符合汇顶科技“要进入不熟悉领域”开拓业务的战略。这些领域就包含了NB-IoT、音频、汽车等领域。
不过,从对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回复中看出,汇顶科技在这方面的拓展并不如预期。
据披露信息显示,音频应用解决方案业务在2022年四季度收入同比大幅下滑,仅为1697万美元,结合历史季度数据对比,已跌出合理收入区间(近两年季度收入基本在2000万美元以上);而恪理德国资产组在2022年第四季度核心成员相继离职,NB-IoT市场变化不如预期。因此,对音频应用解决方案业务计提商誉减值2005万美元,对恪理德国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530万欧元,合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5亿元到1.9亿元。
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前几年的收购因受疫情以及地缘政治影响,对汇顶科技的业绩造成了不小影响。但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布局的这些领域目前在国内都有不错的发展前景。例如,在水表、气表领域系统级NB-IoT应用方案的商用需求不小;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容,车用芯片的需求大幅增长;而自动驾驶系统,更是被备受市场追捧。
谈及2023年的发展规划,张帆表示,汇顶科技要持续进行多元化技术和市场布局,在消费类和汽车类业务上要更积极进取,尤其是在汽车领域,要有更大力度的投入。
目前来看,汇顶科技的股价已然与昔日高光时刻相去甚远,巨资收购的海外项目无法带来可观回报反而带来商誉减值,多元化布局尤其是在汽车领域的加大投入,能否让汇顶科技实现“多点开花”,再受市场投资者青睐?集微网将持续关注。
当前,越来越多公司开始持续向自动驾驶领域发力。作为传统导航地图龙头,四维图新已初步完成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的战略转型,实现向第二赛道城市智能化的成功拓展。6月29日,爱集微作为机构股东参与了四维图新2022年度股东大会。
四维图新聚焦汽车智能化主赛道,发展智云、智驾、智舱、智芯四大解决方案,同时聚焦智能交通、数字孪生城市解决方案,将多年积淀的数据与技术产品化、平台化,借助行业趋势及生态优势,不断在深耕领域拓展创新。公司产品覆盖了从底层地图数据、车载芯片,到上层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应用,形成了以地图为底座,面向智能汽车的智云、智驾、智舱、智芯全栈式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在政企领域,聚焦智能交通和智能城市解决方案。
2022年,四维图新实现收入33.47亿元,同比增长9.37%;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下滑375.48%,由盈转亏。公司表示,亏损主要原因为:1、公司进行持续研发投入,智驾及芯片方向研发投入较上年增长约1.5亿; 2、受行业大环境影响,商用车联网业务大幅下滑,本年度大额亏损,对此公司已启动业务线优化,此影响为短期扰动;3、公司在集团及核心子公司层面进行股权激励,本年度公司因实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及员工持股计划导致的股权激励摊销费用超1亿。
在细分业务板块,四维图新智云业务陆续落地重要客户,营业收入20.60亿元,同比增长3.14%;智舱业务营业收入6.19亿元,由于商用车智舱业务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同比下降8.77%;智芯业务主要得益于车规级微控制器芯片(MCU)、智能座舱芯片(SoC)持续放量,营业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42.68%;智驾业务软硬一体产品签订量产订单并陆续出货,营业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2144.44%。
具体来看,在智云业务方面,四维图新面向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场景提供动态的MaaS地图服务及解决方案。1、高精度地图:陆续获得宝马、一汽红旗、长城等重要战略客户定点,多个项目进入量产期;2、人机共驾:公司高精度地图及人机共驾导航产品在上汽荣威实现量产落地,获得东风乘用车、一汽红旗等企业定点,同时AOM(AutoOnMap)具备接入交通数据与实时动态感知能力,已获得车厂定点;3、合规业务:为福特等数十家车厂、供应商提供从原型车到量产车全流程合规方案,同时与毫末智行、华为云达成战略合作,在智能驾驶等方面展开深入探索。
在智舱业务方面,受商用车行业环境影响,22年收入有所下滑,但是重要订单持续落地。乘用车领域,获得多家车厂的订单,丰田高端车型的智舱产品已实现量产,全新的导航+LBS服务已获雷克萨斯定点,同时也获得了国内头部汽车品牌以及日系汽车品牌的合作订单。商用车领域,与中国一汽、东风、中国重汽等公司持续合作,与上汽大通就智能座舱产品成合作并完成上汽大通智能座舱产品全功能版本的开发。
在智芯业务方面,四维图新在SoC芯片的持续研发投入,保持SoC芯片销量后装市场第一。第一代前装智能座舱芯片持续出货,开拓单液晶仪表、HUD、CMS、后排娱乐屏等新市场。中低端智能舱座芯片、车联网芯片等多个项目实现量产。车规级MCU芯片研发持续突破,多颗32位车规MCU芯片逐步量产,包括国内首颗功能安全ASIL B等级要求的MCU产品、首颗基于纯本土供应链的MCU产品。公司车规级MCU芯片累计出货量超3000万颗,32位车规MCU销量保持国内第一。
在智驾业务方面,2022年公司先后拿下国内某头部车厂部分车型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的定点通知,以及某头部新能源汽车公司B的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合作订单。同时,公司着力打造行泊一体解决方案,公司地图数据与智能驾驶产品深层次地融合,场景化地图满足不同类型的智能驾驶功能需求,公司智驾业务收入具备较为充足的增长动力。
四维图新董事/财务总监姜晓明表示,智云是四维图新一直以来的数据底座支撑,是公司的基础,智驾和智舱业务齐头并进,更能够形成规模,并持续投入智芯业务。未来,四维图新在智驾方面收入会有大幅增长,但是否盈利还需要再看后期发展;在智舱方面,公司正在考虑收缩能力,各模块整合,打包属于自己的产品,并在市场中寻找新的机会;至于智芯方面,公司未来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自研还是寻求合作。
直击股东大会|中微尹志尧:限制进口零部件100%替代并非全部国产,拓展海外市场决心极大
直击股东大会 卓胜微Q2业绩或环比改善,Fab-Lite经营模式推动业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