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四色图”助推“双控”机制建设
沈阳市在“双控”机制建设方面起步早、建智库、树标杆,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图”,坚持源头管控、分级管控、综合治理,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推动企业安全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双控机制建设初见成效。
据介绍,沈阳市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从2017年启动,先后制定出台了《沈阳市安全风险管控实施办法》《沈阳市安全风险评估基本规范》等配套标准规范和《企业安全风险源辨识建议清单》,指导各地区、各行业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沈阳市开发了《沈阳市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设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系统”模块,用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点击“风险辨识建议清单”和“风险辨识模型”等内容,直观展示城市各类风险四色分布和风险源的种类、数量,以及风险分布的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和部位等,实现了风险实时动态监测。
同时,组织企业从全员岗位风险辨识从下至上,再由安全管理团队分析确认管控措施从上至下,形成风险辨识管控“一图一表”。线上组织企业录入风险信息,形成全市安全风险信息化管理。
截至目前,从沈阳市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上显示,全市30个行业主管部门,涵盖44个行业领域5624个企业或者场所开展了风险辨识评估工作。共上报风险点共39101个,经评估分级后,其中,重大安全风险点83个,占0.21%;较大安全风险点292个,占0.75%;一般安全风险点4094个,占10.5%;低风险点34629个,占88.6%。
沈阳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启动以来,通过开展生产安全、自然灾害、城市运行安全等30多个行业领域的“大摸底大排查”,组织全体员工全过程、全方位辨识本企业安全风险源的数量、种类和分布情况。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考虑暴露人群、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人群规模等因素,采取对应的风险评估方法并按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四色图”制定四色安全风险管理台帐,确定安全风险等级。组织企业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来管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
大东区“双控机制”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成为全市的先行示范区。该区筛选确定574家企业场所单位纳入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评估工作,同时邀请了各领域专家对企业风险进行研判,精准排查各类风险种类,并对21个行业主管单位做了双控机制体系平台应用操作、业务流程、运行案例等相关业务培训,使企业了解了“做什么,怎么做”,进一步强化了区内各行业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截至目前,大东区共上报风险点553个,其中,重大安全风险点2个,占0.36%;较大安全风险点11个,占1.99%;一般安全风险点114个,占20.62%;低风险点426个,占77.03%,实现了风险线上线下齐监管,有效推进了双控体系建设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
沈阳市着力发挥标杆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督促企业全员参与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以达到“控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的目标。大东区大悦城商业综合体在大东区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下,于2019年真正开始启动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几年来,按省市区的指导文件及有关要求,制定双控工作方案,聘请专家指导。通过风险管控、安全责任体系、隐患排查治理、现场安全管控及培训教育等五个方面有序推进“双控”机制建设,确保双控机制科学合理,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今年沈阳大悦城被确认为标杆企业,在全市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沈阳市坚持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治理挺在事故前面,以安全生产三年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运用好“双控”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补齐安全风险监管短板。通过智能化手段开发双控机制线上监管平台线上系统,实现危险源全面辨识、控制措施科学合理,隐患排查真实有效、隐患治理实时监管,确保风险管控落实到位、隐患治理实现闭环,打通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做到全市安全生产基本的建设“一盘棋”,形成全市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一张网”,全方面提高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防控能力和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