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绍兴PM25平均浓度降至27微克立方米
2021年12月31日晚,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南三楼视频会议室内,忙碌了一整年的治气工作者们,屏息等待着一年里的最重要一刻——随着指针指向新年零点,绍兴大气污染智能管理平台公布了2021年度最后一条空气质量实时指数。随即,绍兴2021年全年空气质量指标数据发布——全市8个国控点PM2.5平均浓度降至27微克/立方米,AQI优良天数比例达93.4%,再次刷新2012年空气环境质量新标准颁布以来的最好成绩。
这是绍兴在治气攻坚领域取得高分的一年。近年来,绍兴打响蓝天保卫战,通过建章立制、完善体系、重点攻坚、科创赋能、数字智治,打出一套成效明显的治气攻坚组合拳。2020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28微克/立方米,在实现进位的同时改善率位居全省第一。
从2020年的“28微克”到2021年的“27微克”,“1微克”之差,却殊为不易。
一直以来,绍兴大气污染防治存在“先天不足”,除气象、地形等自然因素外,产业体系的影响很关键。“全国三分之一的纺织印染产能都集中在绍兴,且多分布在城市北面,南高北低的地势加上秋冬季偏北风,污染物很难扩散。”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的人介绍,近年来绍兴正处高水平发展关键时期,各大建设项目陆续上马,随之而来的扬尘问题亦是考验,这些都给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压力。
如果说2020年是绍兴夯实治气领域顶层设计的一年,那么2021年就是绍兴实施精准打击、各个突破的治气攻坚元年。“既然工业废气是攻坚关键点,那就先把它啃下来。”市蓝天办有关负责人说,这一年,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动真碰硬,下狠劲治理工业废气污染。
针对工业废气治理“老大难”——传统纺织印染行业,绍兴建立了全面排查、全速推进、全员参与、全域治理的“四全”模式。就工业废气无组织排放这一污染核心根源,大面积整治企业定型、印花车间大功率排风扇,依法依规加装定型机、印花机进出口废气集气罩等环保处理设施。同时加强完善管控要求,将15项废气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载入印染企业排污许可证。
位于柯桥区的浙江迎丰科技有限公司是绍兴较早落实工业废气有组织排放,实现废气全过程“应收尽收”的环保型印染企业之一。走进企业其中一间定型车间,能够正常的看到5条生产线正同步作业,每条生产线上都安装着两台风机和一个三四平方米大小的集气罩。“企业的废气主要是从定型车间出来的,而且这类车间密闭性没有印花车间好,所以安装集气罩非常必要,可以把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不小心渗漏出来的废气很好地收集起来。”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跟过去不同的是,原本装置在车间上端的一台台大功率排风扇已被拆除,生产线上产生的废气通过一条条错落有致的排风管道传输至厂区顶楼的处置区域,再通过一套完备的纤维过滤系统,真正的完成了废气的安全、有序排放。
这样的企业在全市还有很多。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市共有191家印染企业完成废气无组织排放整治任务,共计整治大功率排风扇1万多台;定型机、印花机进出口废气集气罩安装累计增加7880套。
在数字化改革浪潮下,数字智治成为强化监管质效的重要手段。2021年创新开发的“绍兴蓝天”应用场景,成为全省首个扬尘监管小程序,能够准确的通过检查人员“全使用”、扬尘源“全录入”、日常巡查“全覆盖”、检查记录“全规范”、问题处置“全闭环”要求,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属地蓝天办、全市乡镇(街道)落实扬尘“在路巡查”制度。“全市有各类施工工地1600多个,而且今后较长一段时间还将保持这种多工地状态。”市蓝天办有关负责人说,工地扬尘的特点在于极易反弹,因此就需要常态监督、长效保持。“绍兴蓝天”应用场景重新构建了问题发现机制,有效压实了属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发现和整改问题的主体责任。
由市生态环境局与电力部门合作开发的企业环保治理设施用电监控系统,是数字智治的另一个创新实践。
在走访企业过程中记者看出,这个监控系统外接一无线设备,系统主机从外表看仅仅是一个指腹大小的监测仪器。“这个‘小家伙’能够监控整个企业环保设施运作情况。若企业弄虚作假,未在生产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开启环保设施,它就会向我们发送预警信号。”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
人民网杭州12月29日电(叶宾得)今天,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亚运村(以下简称“杭州亚运村”)竣工仪式举行,标志着杭州亚运村赛时功能建筑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杭州亚运村坐落于钱塘江南岸,于2018年6月开工建设,2020年12月整体的结构结顶,2021年12月赛时使用建筑竣工。…
人民网杭州12月29日电(张丽玮)今天上午,经过4年的建设,舟岱大桥正式通车。 舟岱大桥全长25.6公里,是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舟山本岛与岱山岛的唯一海上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