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肖亚非划东莞“十四五”重点:科技造富!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东莞这一艘巨轮乘风破浪,一批东莞制造乘势走向全国甚至世界,OPPO、vivo、以纯、东阳光、美宜佳家喻户晓,过百万市场主体与东莞这一座城形成命运共同体。
“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个命运共同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东莞要进一步释放百万市场主体的力量,充分释放蛰伏的发展潜能,擦亮“莞商”品牌。从市场准入、政府采购、撬动民营资本等方面切实加强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加快培育本土优秀新生代企业家队伍,打造更多“莞字号”的百年老店、世界名企。
人勤春来早,风正好扬帆。南方都市报推出《东莞·扬帆》企业卷特刊,带你走近东莞百万市场主体,看新时代下谁能争创一流,做大做强,在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中勇当“领头羊”。(梁锦弟)
“‘科技造富’是东莞‘十四五’的目标,如果说要划重点,这就是我的重点。”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出席东莞市两会分组讨论时表示。
“十三五”期间,东莞创新驱动发展获得重大进展,进入“十四五”时期,东莞提出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明显提升,以创新生态引领产业升级,以科技造富壮大产业实力,全市新增一大批具有全球一流竞争力的优质企业。东莞把科技创新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创新来自东莞的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实验室、高校等,它们都是东莞创新体系的参与者,组成东莞创新链条和生态。
在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共识下,东莞正全面打造城市创新生态,提高城市对人才的创新宽容度。
今年2月,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接受央视《对话》栏目采访,解读东莞的创新驱动。他现场分享了一个材料——覆铜板,这是电路板、线路板里最主要的材料,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所有电子、电路板的性能。
他随后展示出另一个零件,由上述的覆铜板叠起来,共有八层,主要应用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这类汽车必须第一时间,低时延地通过雷达去感知周边环境,做出指令,确保安全、有质量地行驶,这个技术相当难以超越。以上产品来自东莞企业生益科技,它成功的原因,在于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核心信念,十年磨一剑,它就钻研覆铜板。
近年来,在东莞用技术占领市场的企业逐渐在增加,也帮助莞企登上更高级别的“舞台”。今年的央视春晚、元宵晚会所用的主显示屏屏幕面积在760平方米,是全球少见的大型4K8K显示屏幕。这一块屏幕来自东莞阿尔泰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尔泰”),今年也是双方合作的第二年。
阿尔泰总经理赵春雷表示,双方的合作主要得益于公司在LED小间距研发实力。LED小间距是指两块LED屏幕中间的缝隙,缝隙越小、技术难度越大。阿尔泰设计的央视春晚、元宵晚会的主显示屏箱体精度控制5微米以内,实现无缝拼接,能够呈现出均匀一致的画面。“一般一根头发的直径在50微米左右,阿尔泰研发的LED屏幕间距大概是一根头发直径的十分之一。加上距离的原因,肉眼是无法察觉到的。”赵春雷表示。
新产业、新动能的收获感,还能从资本市场上找到呼应。2020年东莞新增上市公司及过会企业17家。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58家上市企业。其中38家A股上市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在研发方面的平均投入达到0.63亿元。其中,投入过亿的上市公司有5家。
“千千万万企业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推动技术问题的解决,造就了东莞产业体系不断地往前升级。”梁维东表示。
东莞市德普特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站式液晶显示模组解决方案和支持服务的智能化生产制造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3%,自主掌握AMOLED(含柔性)、全自动COG及COF邦定等显示器触控一体式的领先技术,奠定了领先地位,为企业发展持续蓄力。东莞领丰电子有限公司专注主要部分是手机外壳专业制造与手机按键、五金部件等多元化制造,2017-2020年研发费用均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是OPPO的金牌供应商。
它们是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参与者,这一集群也是东莞首个超万亿元集群。目前东莞的电气机械和设备制造业向5000亿级产业集群进军,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它们需要持续的创新支撑集群发展壮大。截至去年9月底,东莞以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产业企业数量达到5.4万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8%。
创新来自于东莞的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实验室、高校等,它们都是东莞创新体系的参与者,组成东莞创新链条和生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持续释放能量,目前实验室全链条研究模式初步形成,搭建大湾区电镜中心等多个公共技术平台,与国内著名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联合组建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为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已有25个创新样板工厂团队项目落户,孵化了25家产业化公司,设立了新材料投资产业基金,成立了“松湖之材”产业育成中心,为原创性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创业配套服务。
如今,“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片区获批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这是国家战略首次赋能东莞,东莞创新能级有望提升,如把握住机会,产业升级也是水到渠成,成了东莞当前创新发展的最大抓手。
今年东莞市两会期间,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在出席政协会议工商联组别分组讨论,他特别强调要“科技造富”。“如果没有科技创新的话,我们所谓的走新路就是一句空话。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持续的创新能力的话,也跟不上发展。”
东莞强调“科技造富”重要性,同时也在积极打造环境以支持科技造富的实现。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建言,东莞想要持续发展,首要解决的是如何培养人才、引入人才、安置人才、留住人才的问题。他建议可以将松山湖科学城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为孵化基地,培养一批专业型、科技型高端人才;二是以本土高端企业为主导,吸引一批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另外在综合配套、住房、学校、医院等为保障,解决人才在东莞的衣食住行等需求。
在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共识下,东莞正全面打造城市创新生态,提高城市对人才的创新宽容度。梁维东以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例,招哪个团队,开什么主题,由科学家自己说了算。实验室发展2年多的时间里,现在聚集了800多名研发人员,数十个院士经常在那里工作。
对创新生态的打造,梁维东认为首先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制造业立市,二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创新驱动,三是注重提升城市品质和内涵。“十三五”东莞下定决心,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内涵,功夫下去以后,整个城乡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数据可以看出,东莞高层次人才“十三五”时期由7.5万人,上升到15.6万,东莞人才吸引力正在提升。
过去的5年,东莞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科技造富”的甜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6381家,规上工业企业过万家,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0.9%、37.9%,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如今,通过一步步分专项对接,将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起来,挖掘创新潜能,融合经济以真正支撑起东莞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