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
上海,是中国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作为一家和共和国同龄的电影企业,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把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创新性推出“党课走进电影院”“支部建在摄制组”等一系列党建工作新模式与新品牌,充分的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作出一大批反映时代,根植人民的优秀国产影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近日,围绕电影党建、电影强国建设和中国电影走出去等话题,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马伟根接受新华网专访。
2017年,上海试点启动“电影党课”活动,一经推出,好评不断。当时是如何想到这种创新的?
2017年,上海试点启动“电影党课”活动,一经推出,好评不断。当时是如何想到这种创新的?
以电影作为党课的一种载体,形式新颖、易于接受、寓教于乐,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党课学习。
以电影作为党课的一种载体,形式新颖、易于接受、寓教于乐,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党课学习。
我们党历来很看重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方面工作抓的非常紧,要求也非常高。以往我们比较多的都是在会议室里面学文件,学报告,听讲座,或者是到一些红色景点去参观学习。相对来说,学习途径、形式和载体还不够丰富。在实际在做的工作当中,我们觉得党员教育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应该更为丰富。而国有电影企业有自身特色,能够为党员教育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建国70年来,上影集团拍了非常多的国产片,其中有很多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影片。这些资源如何激活,并用于党员的教育活动,是活动创办的初衷。此外,现在电影产业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影院数和银幕数快速上升。但对影院而言,一些时间段的上座率比较低。把这些场次释放开来,为党员教育提供一些好的阵地,也是有操作空间的。
因此,2017年我们尝试在上海推出了电影党课。第一年共选了18部影片,然后还推出了电影示范课。这个活动推出以后,受到上海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热烈响应。当年就有20多万人次参加。2018年,活动进一步升级,片单从18步升级到30部,活动时间也拉长到100天,参加影院扩展到100家,参与人次也突破了40万。同时,企业的党建活动也上升为市级党建活动。去年开始,上海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电影局一起作为主办单位,它的影响力更大了。
今年6月6日第三次“电影党课”启动,我们大家都希望在原来的基础上能够做大影响力,为党员的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起到电影企业应有的作用。
影视剧在创作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剧组外出时间也可能比较长,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上影集团怎么样才能做好党建工作?
影视剧在创作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剧组外出时间也可能比较长,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上影集团怎么样才能做好党建工作?
上影集团把党支部建在摄制组,通过在剧组里面开展党建活动,起到关心人、凝聚人、团结人的作用,从思想、生活等每个方面保障剧组顺利完成拍摄任务。
上影集团把党支部建在摄制组,通过在剧组里面开展党建活动,起到关心人、凝聚人、团结人的作用,从思想、生活等每个方面保障剧组顺利完成拍摄任务。
电影摄制组不是一个固定单位,因为电影拍摄需要,人员构成很复杂,是一个临时性的团队。团队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法,差异性很大。在工作过程中,如果是没有一个相对核心的话,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能够保障电影制作顺利完成,上影沿用了党的传统,积极发挥党组织作用,把党支部建在摄制组,通过在剧组里面开展党建工作,起到关心人、凝聚人、团结人的作用,从思想、生活等每个方面保障剧组顺利达成目标。实践证明,在摄制组建立党支部,对拍摄工作的顺利完成,作用明显,成效显著。
您是怎样看待中国电影市场近年来发展状况的?您认为要实现电影强国的目标还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努力?
您是怎样看待中国电影市场近年来发展状况的?您认为要实现电影强国的目标还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努力?
中国已经是一个电影大国,但离电影强国还有一定距离。未来要从创作能力、规模水平等方面继续发力,同时补足电影技术短板,争取早日实现电影强国梦想。
中国已经是一个电影大国,但离电影强国还有一定距离。未来要从创作能力、规模水平等方面继续发力,同时补足电影技术短板,争取早日实现电影强国梦想。
从现在的发展状况看,中国毫无疑问已经是一个电影大国。无论是银幕数量、票房,还是国产电影的数量,都在世界各国当中是名列前茅的。但是从大国到强国,如果从几个维度去看,还有一定的距离。
电影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准,首先是创作能力。如果国内电影市场的票房大多数都是被国外影片所占领,自己不存在很强的制片能力,不能出很多的精品力作的话,那一定不是一个电影强国,而是一个引进国。其次很重要的标准是市场规模。另外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电影技术。电影能之所以展现出慢慢的变好的视听效果,背后跟电影工业、电影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从我们国家来讲,现在市场已足够大,创作能力也在稳步提升,这两年国产片的质量和数量都在大幅度地增长。但是我们的电影技术还是短板。我们现在用的放映设备,绝大多数都是国外的。我觉得要作为电影强国的话,这一短板必须补上。至少在某一个类别里面,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
如果我们的制片能力大幅度提升,市场体量能够保持领先,然后技术也能逐步的提升,那时才可以当之无愧的说,中国是一个电影强国。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待继续努力。
中国电影走出去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上海电影集团在这一方面做了哪些探索?您认为中国电影怎么样才可以更好地走出去?
中国电影走出去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上海电影集团在这一方面做了哪些探索?您认为中国电影怎么样才可以更好地走出去?
走出去首先要学会讲好中国故事,要不断在开放过程中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学习,为走出去做好铺垫工作。
走出去首先要学会讲好中国故事,要不断在开放过程中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学习,为走出去做好铺垫工作。
多年来,国家一直非常鼓励中国文化走出去,当然也包括中国电影走出去。实现这一目标,目前来看还有难度。
难在哪里?国外观众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对于带有东方文化与审美的影片,他可能一下子接受不了。 第二个是讲好故事要用世界通用的电影语言体系与表达方式。
比如说中国电影在国内播放,你说一个谚语或者说一个成语,大家都会会心一笑,马上都理解是啥意思。而面对其他几个国家的话,可能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因为电影是导演通过画面和语言,与观众的思想和心灵进行碰撞和互动,观众没有感觉的话,很难着迷。当然这也和翻译水平有很大关系。
所以中国电影走出去首先要学会讲故事,这是第一步。另外还要不断交流学习。上影集团在这方面也在不断探索。比如,2006年上映的《伯爵夫人》,就是上影的第一部中外合拍片。我们也是在不断在开放过程中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学习,为走出去做好铺垫工作。
最近几年,我们把一些影片带到澳大利亚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中华人较多的地方,他们喜欢看中国的电影,影片也很卖座,有些电影甚至一票难求。但是它不是在主流院线大面积的上映,比较小众,相对来说影响力还比较小,下一步,这也可能是我们将来发力的一个方向。